根據“十二五”規劃,環境監測投資總額將超過700億元,運行費用300億元,合計1000億元左右,該規模遠超“十一五”500億元左右投資。隨著各領域環境監測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設,未來5年,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增長速度至少在30%以上。
先河環保此前公告的山東大單日前終于簽訂完畢,同時公司將運營期限基本上“鎖定”了6年,這一方面將推動公司業績高速增長,另一方面或反映出包括政府采購在內的環境監測市場需求正處高速擴張之中,龍頭公司的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8月1日,先河環保、青島吉美來公司、廈門隆力德公司及北京天融公司與青島、淄博、濟寧等14市環保局簽署合同,成為這些地方共計116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運營單位和比對單位。公司今日也發布了中標公告,確認公司中標山東英大組織的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轉讓-經營”項目。不過,公司人士表示,由于此次招投標系通過代理機構進行,故相關合同仍需履行代理蓋章等手續才能最終到公司手中。
今年7月20日,先河環保發布提示性公告,稱中標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轉讓-經營”模式推廣項目A包,采購內容為運營,該項目采購人為山東省環境保護廳機關,根據招標文件,本次中標金額為每年運營價格816萬元,運營合同期限為3年,公司預計中標簽署合同金額為2448萬元。
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雖然本次簽訂的運營期限為3年,不過根據雙方約定,在3年的運營期滿后,若公司通過山東省政府的基本運營考核則將自動續約3年,而不必再另行設立招投標程序,這意味著雖然合同運營期限為3年,實際上公司鎖定了6年的合作期限。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先河環保此次簽下山東大單,折射出環境監測行業巨大的發展空間及其逐漸提速的市場需求。
根據“十二五”規劃,環境監測投資總額將超過700億元,運行費用300億元,合計1000億元左右,該規模遠超“十一五”500億元左右投資。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各領域環境監測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設,未來5年,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增長速度至少在30%以上。在目前備受關注的PM2.5監測領域,目前非國產的PM2.5檢測設備的市場占有率超過70%,隨著適宜國內PM2.5監測技術標準的出臺,未來國產設備的替代空間巨大。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近期印發《PM2.5自動監測儀器技術指標與要求(試行)》,公布了PM2.5自動監測儀器比對測試的階段性結果,并初步制定了我國PM2.5自動監測儀器的技術標準。在環境監測總站的比對測試中,先河環保送測的兩臺自動監測儀器在首輪測試中即獲通過,令先河環保與國內同類廠商相比在第一階段設備招標中即具有先發優勢。
本次簽訂山東省政府的項目,相對于先河環保在北方市場的優勢而言,或僅僅是一個開端。分析師預計,公司今年PM2.5相關訂單有望超1億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