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總:北京和利時集團始創于1993年,是一家從事自主設計、制造與應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平臺和行業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經過十幾年快速穩健的發展,已經成為自動化行業知名品牌。和利時公司從2000年初開始涉足PLC業務,2003成立PLC項目組,2004年成立PLC事業部。先后推出了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LM系列小型一體化PLC及LK系列大型PLC產品。自開展PLC業務以來,和利時以性能優越、質量可靠的PLC產品,專業、實用的行業解決方案,高效、優質的工程實施和周到、及時的售后服務贏得了廣大用戶的青睞。
2008年和利時為了加快這塊業務的發展,將PLC業務獨立出來,成立北京和利時自動化驅動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PLC產品、電機及驅動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市場推廣、銷售和技術服務等工作。依托和利時集團強大的研發實力和產品化能力, LK大型PLC已在電力、化工、冶金、能源、交通、水處理、供熱、天然氣、水利水電、煤炭、紡織、食品、造紙、印刷、制藥、智能樓宇、空調制冷等行業成功應用了數萬套,LM小型PLC在印刷機械、建材機械、包裝機械、塑料機械、紡織機械、礦用設備、機床、環保設備、中央空調、燃氣發電、恒壓供水、電梯、管網監控等行業的也有上萬個用戶成功應用。
記者:您剛才提到公司03年成立項目組、04年成立事業部,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人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人才作為21世紀最為寶貴的資源,是公司飛速發展、決勝千里的關鍵,那么和利時公司是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呢?
吳總:“和利時”是取自“天時、地利、人和”,順天時、占地利、求人和,和利時公司一直堅持以人為本,我們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人才的創新。和利時對人才的定義是:
首先,必須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發展目標。其次,對某個崗位必須是適合的,不一定是最優秀的。第三,和利時會給每位員工提供適合的職業發展規劃與路線。一條是技術路線,一條是管理路線。技術上面,和利時一直是以產品的創新為目標,對于技術人才我們鼓勵他們在技術方面發展成為專家。
有的人適合做管理,我們也會為他們規劃好相應的發展路徑,從幾個人到十幾個人的團隊,甚至成為部門經理、事業部總經理。和利時發展的非常快,有能力也有很大發展空間提供給大家。第四,我們在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人才梯隊。公司員工有應屆畢業生,有工作幾年的、也有公司的骨干。對每種人才的培養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對于應屆畢業生我們會提供更多鍛煉與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快速融入和利時的大家庭。對于公司骨干,我們會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因為和利時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所以我們還給骨干員工配備了股票。
記者:和利時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方式,也有很明確的人才培養梯度。您本身就是做技術出身,前段時間又榮獲:“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稱號。恭喜您!我們都知道在企業的發展中,創新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產品可以復制,服務可以模仿,企業唯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贏得廣大的用戶的青睞,在創新方面和利時公司采取了那些策略?
吳總:創新不是單純的發明創造!創新分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首先是技術創新:要以市場需求向為導向了解客戶需求。現在各個廠家的PLC功能都相差不多,哪些產品才能贏得客戶的認可?可能一個小小的功能就能滿足客戶的大需求。除了滿足通用的產品需求外,我們還會提供很多的行業解決方案,比如:煤炭行業、污水處理、水利水電行業等。很多的用戶雖然可能現在還沒有購買我們的產品,但我們會去客戶的現場調研,真正發現他們面臨什么問題,針對客戶的問題幫他們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通過這些解決方案贏得客戶認可。
其次是商業模式:其實和利時的業務模式一直都是項目型。像DCS、鐵路、城鐵都是以項目系統集成的形式來簽訂合同。而北京和利時自動化驅動技術公司主要以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為主,我們不去做工程項目,對于和利時之前的業務模式這個也算是一種創新吧。
記者:記者作為一家媒體,我們也深諳現在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那么和利時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吳總:第一:和利時做產品并不是簡單的模仿。我們最主要還是深入了解行業用戶的真正需求。像羅克韋爾、施耐德、西門子他們的PLC產品功能在很多行業都可以用,但是具體到某個行業時,針對性就不那么強了。而和利時的產品針對某些行業做的比較精、專一。在某些行業我們更是可以針對用戶的實際問題,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第二:和利時的產品性價比很高。比如大多數場合需要很多通訊接口,國外品牌的PLC增加一個通訊接口就必須增加一個通訊模塊,而和利時PLC標準配置集成了所有常用的通訊接口,用戶無需再單獨購買通訊模塊,最大程度的為用戶著想。為客戶省錢!
第三:和利時:受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讓服務有點意識。和利時的服務不單單是故障和投訴的受理與解除,還包括給客戶針對PLC使用的免費培訓、現場調試指導、售前技術方案等,這些都是廣大客戶能在和利時享受到的高品質服務。對于在自動化領域僅成立18年的公司,也許我們服務沒有那些暫時走在行業巨頭的那么豐富,但只要我們在最基本的服務中,關注客戶體驗、客戶需求,然后做好每一個細節,時刻具備這樣一個高度的服務意識形態,那么我們和利時的服務團隊就是一股強大的競爭力。
記者:品牌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動力,一個好的品牌、知名的品牌對于企業的發展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和利時是如何加強品牌建設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行業龍頭的呢?
吳總:2003年和利時PLC業務開展之初時年銷售額不及千萬元,到2011年即將突破一個億;從開始的名不見經傳,到如今游刃于市政、煤炭、風電等行業,將業內人士認為最不可能自主的PLC民族品牌打造得風生水起。
第一:品質鑄造品牌。和利時多年來都非常注重產品的品質,憑借多年以來在過程自動化(DCS)、工廠自動化(PLC及驅動)、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自動化領域技術方面累積的專業經驗,使得和利時在自動化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PLC產品方面,多年來產量成倍增長,目前,和利時PLC已成為中國地區的領導品牌。
第二:服務維系品牌。公司一直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為目標,有效整合服務資源,形成了以貼近客戶為特點、周到細致的優勢服務。2011年1月10日,和利時公司中標廊坊市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自控系統(以下簡稱廊坊二期工程),這是和利時公司與河北建設集團第三次攜手。
和利時作為河北建設集團的重要合作伙伴,依靠優良的產品、精湛的技術、貼心的服務以及良好的責任感分別完成了2009年的廊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自控儀表系統工程(以下簡稱廊坊一期工程)和2010年的廊坊市文安縣污水自控與儀表系統工程(以下簡稱廊坊文安工程)兩項工程,均得到了河北建設集團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書面表揚。廊坊二期工程是廊坊一期工程的續建工程,在廊坊文安工程成功采用和利時公司自主研發的LK大型PLC作為自控系統的情況下,廊坊二期工程再次采用LK大型PLC完成此項目的自控系統及與廊坊一期工程自控系統的連接。和利時公司的LK大型PLC無論從網絡兼容、產品兼容還是從產品性能和二次開發,都有較大的優勢,很好的完成此工程的所有要求。
第三:校企合作穩步推進品牌建設。2011年和利時聯合各大高校,培養具有專業素質的創新型技能人才,推進自動化技術探討,促進自動化應用經驗交流,培養學生的動手及創新能力,將企業需要的精神品質和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直接傳達給學生,同時也把和利時的品牌精神輸送進高校。
記者:大家都知道和利時的業務范圍非常的廣泛,包括工業控制系統、核電站儀控系統、信息化系統、鐵路信號運輸自動化、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系統、機電一體化產品、電機驅動與傳動等,應用領域也非常廣泛,包括:核電、石油化工、火電、建材、冶金、環保、造紙機械制造、鐵路運輸、電子政務等方面。這些在國家的“十二五規劃”中都屬于高端制造業范疇,和利時是如何把這些業務做到國際水平的?對全球戰略有哪些考慮?未來將在哪些領域進行投資?
吳總:和利時一直以來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創新,科技創新是根本。和利時擁有一支高素質、高學歷,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和利時的研發人員精通行業應用,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選擇、論證研發課題。研發時間短,科技成果市場轉化成功率高,所以研發團隊的雄厚實力是公司前方銷售團隊的堅強后盾!和利時絕不滿足僅僅是國內領先,而是自覺追趕國際領先。和利時公司本著以民族品牌發展為己任的中國企業風范,與廣大自動化行業同仁共同發展,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讓中國品牌舉世矚目。和利時的發展戰略是集團化、產品化、國際化,目前我們已經把集團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完成集團化戰略,正在實施產品化戰略。和利時在新加坡已經成立了亞太公司,不斷地擴大海外市場的份額。
未來和利時將在煤炭行業加大投資。國內礦用電器和裝備廠家很多,規模有大有小,但是很少有企業像和利時擁有自己研發隊伍的自動化廠商,這些企業在產品隔爆設計等方面有較強的實力,但是自動化專業設計和生產能力相對較弱,和利時與礦用電器生產廠家優勢互補,煤炭事業部是和利時面向煤炭行業的一個窗口,和利時將透過這個窗口向煤炭行業市場全面進軍,同時也會在風電、隧道交通等行業加大投入。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